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。
林溪僵在原地,大脑一片空白,只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,震得耳膜嗡嗡作响。
那喧嚣的世界,那无处不在、折磨她多年的情绪噪音,在靠近这个男生的瞬间,如同潮水般退去,留下一种近乎神圣的宁静。
这宁静太过突兀,太过彻底,反而让她生出一种不真实的眩晕感。
他就那样看着她,目光沉静,像深不见底的寒潭,没有任何情绪的波澜——不是刻意隐藏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,空无。
林溪的能力第一次在她与一个活生生的人之间,失效了。
她看不到任何色彩,感知不到任何情绪,他就像一个人形的黑洞,吞噬了所有外泄的情感信号。
“对……对不起,”林溪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我……我找书。”
一个蹩脚到极点的借口。
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道歉,或许是本能地为自己闯入这片“寂静”领域而感到冒犯。
男生没有回应,只是那审视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足足三秒。
那眼神太过锐利,仿佛能剥开一切伪装,首抵核心。
林溪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,几乎要让她窒息。
终于,他几不可查地微微颔首,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,然后便重新低下头,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书本上,仿佛她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、误入镜头的背景板。
压迫感骤然消失。
林溪几乎是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,拉开了些许距离。
就在这一瞬间,那熟悉的、来自图书馆其他角落的微弱情绪色彩——焦虑的灰紫,专注的湖蓝——如同细小的尘埃,重新飘回了她的感知边缘。
她猛地反应过来。
不是她的能力失效了,而是……以他为圆心,一定范围内,形成了一个情绪的“绝对禁区”!
这个认知让她心头巨震。
她贪婪地,又带着一丝恐惧地,再次向前迈了一小步。
果然,当她重新进入那个无形的边界时,万籁俱寂。
所有杂音再次被屏蔽,世界纯净得只剩下书本的油墨味和阳光的味道。
再退后,嘈杂感回归。
进,是寂静。
退,是喧嚣。
他是那道分界线。
林溪的心跳得更快了,一种混合着巨大惊喜和强烈好奇的情绪在她心中翻涌。
这么多年,她第一次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她喘息的地方,一个能让她的灵魂真正安静下来的“避难所”。
可这个“避难所”,偏偏是这样一个冰冷、陌生、带着危险气息的男生。
她不敢再停留,也不敢再看他,慌忙转身,假装在书架上寻找着什么。
指尖划过冰凉的书脊,她却什么也看不进去。
全部的感官,都聚焦在身后那片奇异的“寂静”上。
她能感觉到,他还在那里,像一尊沉默的雕像。
他没有任何动作,没有翻书,甚至没有改变呼吸的节奏,但他存在本身,就是一种强大的宣告。
他到底是谁?
他是什么人?
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?
他……知道我的异常吗?
无数个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。
她偷偷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他。
他低着头,碎发遮住了部分前额,侧脸的线条干净利落,鼻梁高挺,薄唇紧抿,整个人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感。
他看起来和她差不多年纪,或许是学长?
就在这时,一个抱着一摞书的学生匆匆从男生座位旁经过,大概是赶时间,不小心撞到了他旁边的椅子腿,发出“吱呀”一声刺耳的摩擦声。
那学生吓了一跳,身上瞬间爆发出惊慌的亮黄色,连忙低头道歉:“对不起对不起!
学长!”
学长?
他果然是学长。
而被称作学长的男生,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,只是极其轻微地,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眉。
那不是不悦,更像是一种……被打扰到专注的、纯粹的不耐烦。
除此之外,再无任何情绪流露。
那个撞到他的学生身上的惊慌色彩,似乎完全无法感染他分毫。
他就像活在一個完全隔絕的玻璃罩子里。
林溪的心慢慢沉了下去。
惊喜感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。
找到“寂静”的狂喜冷却后,她意识到,这片“寂静”本身,是何等的异常与……孤独。
她无法想象,如果自己永远活在这样的“寂静”里,感受不到任何外界的情绪色彩,会是怎样一种境况。
那或许也是一种折磨,一种与她截然相反的、关于“空无”的折磨。
这个念头让她对那个男生产生了一丝微妙的……同情?
或者说,是同为“异类”的共鸣。
她不敢再待下去。
今天的冲击己经足够大。
她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。
林溪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,抱在怀里,像是握着一面盾牌,然后低着头,快步离开了那个靠窗的角落,离开了那片让她眷恋又不安的“寂静”。
当她重新融入图书馆主区那绵密的情绪之网时,那熟悉的窒息感再次包裹了她。
但这一次,感觉似乎有些不同了。
因为她知道,在这个喧嚣世界的某个角落,存在着一处绝对的安宁。
她走到一个离他足够远,几乎感知不到那片“禁区”的座位坐下,摊开书,却一个字也读不进去。
她的目光,不由自主地,再次穿过层层叠叠的书架,投向那个靠窗的方向。
阳光依旧很好,将他所在的那片区域照得明亮而温暖。
他依然维持着之前的姿势,安静地坐在那里,与整个世界的喧嚣格格不入。
青澜大学……果然不简单。
而他,陆辰——林溪从刚才那个学生的称呼中知道了他的名字——这个无法被感知的学长,他身上究竟藏着什么秘密?
他们之间这种奇异的联系,又意味着什么?
林溪握紧了手中的笔,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在她心中清晰起来——她必须弄清楚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