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追念书苑!手机版

追念书苑 > > 生死急诊叶凡张涛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生死急诊(叶凡张涛)

生死急诊叶凡张涛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生死急诊(叶凡张涛)

爱上炒股 著

都市小说完结

爱上炒股的《生死急诊》小说内容丰富。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:出身中医世家,祖父为当地知名急诊中医,自幼研习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论》,随身携带祖父手书《急诊脉案集》(记录数十例中医急救验方);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,因 “想让中医在急诊落地” 报考市一院

主角:叶凡,张涛   更新:2025-10-19 17:16:21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周一清晨的市一院急诊楼,比叶凡想象中更嘈杂。

消毒水的味道混着患者的呻吟、仪器的蜂鸣,从走廊这头飘到那头。

他提前十分钟到护士站报到,护士长刘敏正忙着分发排班表,见他来,笑着递过一件浅蓝色洗手衣:“叶凡,你的柜子在更衣室最里面,带教老师赵琳刚接了个外伤病人,在处置室等你,快去。”

叶凡攥着叠得整齐的洗手衣,快步走向处置室。

门没关严,里面传来金属器械碰撞的脆响,还有一个女人清亮的声音:“生理盐水冲洗伤口,碘伏消毒,准备 2-0 的可吸收线,动作快点。”

推开门,他看见一个穿深绿色手术衣的女人背对着他,头发利落地挽成发髻,正弯腰给病床上的中年男人处理前臂伤口。

男人的前臂划开一道约五厘米的口子,鲜血还在渗,疼得龇牙咧嘴。

这就是赵琳 —— 昨天李建国提过的西医急诊骨干,简历上写着 “擅长创伤急救与重症监护”,也是科室里出了名的 “规范派”。

“赵老师,我是叶凡,今天开始跟您学习。”

叶凡放轻脚步,递上提前准备好的笔记本。

赵琳回头看了他一眼,眼神锐利,像在评估一件器械:“知道了,先看着。

急诊处置就三个原则:快、准、规范。

别乱说话,别瞎动手,先熟悉流程。”

说完,她转回头,手里的镊子精准夹起酒精棉球,沿着伤口边缘擦拭,动作干脆利落,没有一丝多余。

叶凡站在一旁,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:“前臂外伤,约 5cm,深达皮下,无肌腱损伤,生理盐水冲洗 + 碘伏消毒,拟缝合。”

他的目光落在伤口上 —— 出血虽然不算汹涌,但边缘有渗血点,缝合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压迫止血。

他想起祖父脉案里写的 “三七粉外敷止血法”,三七有止血不留瘀的功效,对浅表外伤效果很快,还能减少后续疤痕增生。

等赵琳准备穿针时,叶凡犹豫了一下,还是轻声开口:“赵老师,患者伤口边缘有渗血,要不要试试用三七粉外敷?

我带了炮制好的细粉,无菌包装的,能加快止血,还能减少缝合后的肿胀。”

赵琳的动作顿住了,她放下针线,转过身盯着叶凡,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:“三七粉?

叶凡,你忘了昨天张主任说的话?

急诊要的是标准化处理,不是你家传的‘偏方’。

生理盐水冲洗、碘伏消毒、缝合、无菌纱布包扎,这是经过无数病例验证的流程,出了问题有规范可查。

你那三七粉,成分表能说清吗?

过敏了怎么办?

后续换药怎么评估伤口?”

一连串的问题像冰雹一样砸下来,叶凡握着笔记本的手紧了紧:“赵老师,我带的三七粉是按《中国药典》炮制的,每克含三七皂苷 R1 不得少于 0.30%,之前在实习医院用过十多例,没有过敏案例。

外敷后能缩短止血时间,反而能减少患者的痛苦……没有过敏案例不代表不会过敏。”

赵琳打断他,语气更硬了,“急诊室里,‘万一’就是事故。

今天这例,按规范来,你要是想试中医方法,先去写申请,找李主任、医务科签字,批下来再说。

现在,给我递持针器。”

病床上的男人疼得哼了一声:“医生,能快点吗?

我这手还得干活呢。”

赵琳不再理叶凡,接过持针器开始缝合。

她的缝合技术确实好,针脚又细又密,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,最后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:“明天来换药,别碰水,要是肿得厉害就来复查。”

男人道谢离开后,处置室里陷入沉默。

叶凡低着头,笔记本上 “三七粉外敷” 几个字被他划了又涂,心里有点委屈,但更多的是不服 —— 他知道中医急诊不是 “偏方”,只是没机会证明。

“别觉得我针对你。”

赵琳突然开口,她摘下手套,扔进医疗垃圾桶,“三年前,有个医生给外伤患者用中药粉外敷,结果患者过敏,伤口溃烂,最后闹到医疗纠纷。

从那以后,科室就规定,非标准治疗方案必须走审批流程。

不是我排斥中医,是急诊经不起试错。”

叶凡抬起头,没想到赵琳会解释。

他点点头:“我明白,赵老师,以后我会先按规范来,有建议会提前申请。”

“知道就好。”

赵琳拿起对讲机,里面传来护士的呼叫:“处置室赵老师,分诊台有个擦伤感染的患者,体温 38.5℃。”

两人刚走到分诊台,就看见一个穿校服的女生坐在椅子上,膝盖上的擦伤红肿化脓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
“昨天骑车摔的,没消毒,今天就肿了,还发烧。”

女生的妈妈急得首搓手。

赵琳摸了摸女生的额头,又查看伤口:“感染了,得清创,再静脉输抗生素。

叶凡,你去准备清创包,0.9% 生理盐水 500ml,甲硝唑注射液。”

叶凡应着去准备,路过护士站时,瞥见周凯站在角落里,手里拿着个小本子,正低头写着什么,看见他过来,立刻把本子合上,装作整理病历的样子。

叶凡心里一动 —— 昨天面试时周凯的眼神他还记得,看来这人确实在盯着自己。

清创时,女生疼得首发抖,伤口周围的红肿范围有巴掌大,脓液还在渗。

赵琳用双氧水冲洗,女生疼得尖叫起来。

叶凡站在一旁,看着伤口,突然想起祖父说的 “蒲公英外敷治疮痈”——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的功效,新鲜的捣烂外敷,对轻度感染效果很好,还能减轻疼痛。

他这次没首接提建议,而是等赵琳清创完,轻声问:“赵老师,患者伤口红肿范围比较大,输抗生素起效需要时间,能不能让家属找些新鲜蒲公英?

捣烂后用无菌纱布包着敷在伤口周围,能帮着消肿止痛,还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。”

赵琳正在配药,闻言动作顿了顿,她看了看女生哭得通红的脸,又看了看叶凡认真的眼神,沉默了几秒:“蒲公英外敷我知道是民间常用方法,但没进急诊规范。

你让家属试试可以,但是 ——” 她强调,“必须签知情同意书,说明是家属自愿使用,与医院治疗方案无关,后续有任何问题不追究医院责任。”

叶凡心里一喜:“谢谢赵老师!

我现在就跟家属说。”

女生的妈妈一听有办法减轻疼痛,立刻答应,掏出手机让家人送新鲜蒲公英过来。

等家属把蒲公英带来,叶凡在护士站的操作台上,用生理盐水把蒲公英洗干净,放在无菌碗里捣烂,再用无菌纱布裹成小团,敷在女生伤口周围。

刚敷上,女生就吸了口气:“妈,不那么疼了,凉丝丝的。”

赵琳配完药过来,看见女生的表情放松了,没说话,只是把输液针递给叶凡:“练练静脉穿刺,别手抖。”

叶凡接过针,心里有点紧张 —— 这是他第一次在市一院实操。

他找好女生的静脉,消毒,进针,回血顺利,固定好胶布,动作一气呵成。

赵琳点点头,没夸他,但眼神里的冷淡少了一点。

下午三点,急诊迎来高峰。

一个车祸现场送来三个伤员,有骨折的,有脑震荡的,处置室、抢救室全满了。

赵琳带着叶凡跑前跑后,一会儿给骨折患者固定夹板,一会儿给脑震荡患者测意识。

叶凡也忙得脚不沾地,他帮一个头皮血肿的患者按压穴位止晕,又给一个轻微擦伤的患者用云南白药止血,动作越来越熟练。

忙到晚上七点,高峰才过去。

赵琳脱下手术衣,揉了揉肩膀:“今天就到这儿,明天早上八点交班。

记住,明天开始跟夜班,急诊的夜班才是真考验。”

叶凡点点头,收拾好笔记本准备走。

刚到更衣室门口,就看见周凯站在走廊尽头,正跟一个年轻医生说话,手里拿着那个小本子,指着上面的内容,嘴里念叨着 “叶凡用蒲公英外敷没走流程还擅自按压穴位”。

见叶凡看过来,周凯立刻闭上嘴,跟那个医生说了句 “先走了”,就匆匆离开。

叶凡攥紧了拳头 —— 看来周凯是真的要找他的麻烦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告诉自己不能慌,得用实力证明自己。

刚走出急诊楼,手机就响了,是李建国打来的:“叶凡,明天夜班注意点,最近腹痛患者多,有几个病例西医查不出原因,你多留意,要是有需要,随时给我打电话。”

叶凡心里一凛:腹痛患者?

西医查不出原因?

这不就是上次面试后遇到的肠粘连病例类似的情况吗?

他答应下来,挂了电话,抬头看向急诊楼的窗户 —— 里面灯火通明,红色的急诊灯还在闪烁。

他知道,明天的夜班,肯定不会平静,而赵琳对中医的态度,周凯的小动作,还有那些查不出原因的腹痛病例,都在等着他去面对。

他摸了摸口袋里祖父的《急诊脉案集》,指尖传来纸张的温度,心里踏实了一点。

但他没注意到,不远处的树荫下,周凯正看着他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